内江资中冬尖

土特产 内江

资中冬尖,四川著名腌菜,资中县特产。此品是用资中特有的枇杷叶青菜(即冬菜)腌制窖储发酵而成,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即已驰名全国,远销北京、上海等地。因其色、香、味独特,是各大宴席上烹制传统川味蒸菜的必备作料之一。

资中冬尖名声早闻,相传光绪27年(1901年),骆成骧中状元之后,托人在家乡带了两担冬尖上京,分赠同僚,大学士孙家鼎食后赞不绝口,题诗赞道:“枇杷青菜取其尖,巧制精腌有秘传。调味佐餐冠厨膳,资州冬尖不虚传”。于是更加美名高涨,连李莲英都来索讨,说是“老佛爷闻到香味了”。
关于资中冬尖的诞生,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据说后周时盘石县(即今资中县)城郊沱江之滨,住着一对农民夫妻。家门前有块菜地,四周长着十几种批把树。农闲时节,丈夫从白云山挖得一大担草药归来,离家不远时,抬头一看,原来满树金灿灿的批把现在一颗都不见了。这是何故?心里一惊,肩头上的那一担草药一下子滑到河中,草药被水冲走。回家一看,原来那满树枇杷全被大风吹落地下烂了。妻子安慰沮丧的丈夫说,枇杷虽然落了,它的甜汁却漫透了菜园的泥土,以后,夫妻俩再园里种满了青菜。奇怪,青菜的叶子长的得象枇杷叶一样。枇杷叶青菜成熟后,味道又甜又香,夫妻俩吃不完,就加盐制成咸菜装入坛中,埋人菜园地下,丈夫便又进山采药去了。春去冬来,转眼又过了一年,等丈夫满载而归,妻子杀鸡煮酒接风时,才想起埋在地下的菜坛。掘土开坛,顿时芳香扑鼻,经久不散,这就是冬尖的传说。
资中冬尖用途颇广,用刀剁啐,可作饺子、包子、馄饨的馅儿;可作蒸肉、咸烧白的底菜;可以调汤;还可以合着猪肉宰成啐粒,再合点酒曲,炒成干馅子,用以下饭,可口无比,故而畏惧麻辣的北方人最为喜爱。冬尖的下节菜叫“二筒子”,可切成薄片,腌制成菜皮子,合上调料,也是味道绝佳的小食品。
1957年在全国干腌菜会议上资中冬尖被评为第二名;1958年由广州进出口公司出口50顿,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;1983年获四川省商业厅、省经委联合颁发优质产品奖,并获得巴蜀食品节金奖。